2023年2月10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受邀做客“廣州建筑·世界500強企業院士講壇(第4期)”。本次院士講壇在廣州大廈四樓越王A廳進行,由廣州建筑總工程師唐孟雄主持。集團本部和下屬企業的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博士、博士后和技術骨干共150余人參加。杜彥良院士的報告深入淺出,讓與會人員深受啟發,為大灣區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杜彥良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大型工程結構狀態監測與安全控制專家,長期從事交通工程領域安全監測與可靠性評價研究,率先將智能結構理論與方法融入交通工程安全保障技術領域,圍繞國家高速鐵路、重載鐵路、高原高寒鐵路、既有線提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設,開展了大型橋梁、多年凍土路基、大型工程結構和長大隧道施工裝備狀態監測與安全控制的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得何梁何利科學技術獎、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教學名師、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以及河北省突出貢獻獎、河北省巨人團隊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
杜彥良院士以《跨海集群工程發展現狀與深中通道智能建造》為題作了專題學術報告。從跨海集群工程的國家政策背景、發展歷程、深中通道智能建造和安全運維展望四個方面,全面介紹了交通強國國家戰略、灣區城市群與國家交通政策和現代交通體系及交通體系建設情況;詳細講述了輪渡、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3種跨海交通及相關建造技術的優缺點,跨海大橋和跨海隧道建造的關鍵技術,通航孔橋、非通航孔橋、海上深基礎、人工島、海底盾構隧道、海底沉管隧道等建造關鍵技術的發展歷程;具體報告了深中通道“橋、島、隨、水下樞紐互通”的整體概況,以及深中通道智能建造的各項關鍵技術和重大挑戰的攻堅和研究過程;展望了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和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等重大跨海集群工程。最后,杜彥良院士針對各技術人員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與現場人員進行技術探討。
會前,杜彥良院士還與廣州建筑領導進行了會議交流,聽取了項目施工及檢測技術中遇到的重難點,并給出寶貴建議;對“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創新中心”相關背景與專題研究方向進行溝通;探討了院士團隊與廣州建筑具體項目合作的方向和內容。
“廣州建筑·世界500強企業——院士講壇”旨在整合國內院士人才資源,通過定期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做客“院士講壇”,建立院士咨詢專家庫,形成“院士講壇”品牌效應,吸引、培養更多高層次人才,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能力,為廣州建筑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打造世界一流企業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集團總工程師辦公室 李波
編發│集團黨群工作部 龍錕 盧重佑
發布│集團辦公室 張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