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要突出制造業當家,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堅持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把制造業這份厚實家當做優做強,在新的高度挺起廣東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
工業用地供應趨緊,是當前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普遍面臨的一大制約因素。“工業上樓”聚焦用地緊缺“痛點”,通過高強度、集約化開發,大幅提高廠房面積和畝產效益,是挖掘土地利用潛力,提升經濟密度的突破口。廣州建筑屬下建工設計院在研究借鑒珠三角地區部分成熟項目做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工業上樓”的新模式,并嘗試應用在一系列工業項目中。
邁為技術珠海半導體設備產業園
總用地面積:約15.8萬平方米
計容總建筑面積:約47.3萬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約53.9萬平方米
▲園區剖面圖
項目位于珠海市香洲區,建筑單體包括實驗樓(廠房)、研發中心、行政辦公樓、綜合樓、員工宿舍等,周邊高新產業密布,靠近西部沿海高速,形成極佳的展示面。為此,設計團隊提出了“智慧云臺,生態綠谷”的設計概念,在建筑設計中將產業與生態交融。
園區規劃秉持人車分流、產業辦公一站式速達的理念,旨在打造廊橋聯動、立體化出行的高效服務體系。項目廠房均為五層高的高層建筑(首層8米高,標準層6.6米高),均采用高荷載樓板結構設計,利用高效的現代升降設備,將產業垂直整合,充分體現了“工業上樓”的價值。
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裝備制造創新中心
總用地面積:約36.5萬平方米
計容總建筑面積:約13.9萬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約10.8萬平方米
▲園區剖面圖
三期工程作為廣州市2023年工業投資計劃之一,擬對園區內陳舊堆場進行改造利用,規劃新建“工業上樓”模式高層廠房。設計團隊在層高設計上規劃了三個方案,其中設計首層8.9米高,標準層4.5米高。
歌爾股份華南智能制造
總用地面積:約14.7萬平方米
計容總建筑面積:約38.7萬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約38.6萬平方米
▲園區剖面圖
項目位于東莞市松山湖生態園區大道東側,北臨東園大道、南臨12號規劃路,交通出行、貨物運輸便利,具備全產業鏈、產研結合的多功能產業模式。
項目秉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高效率運行原則,以特色化、個性化、生態化并重。項目設計尊重場地地形、地貌特點,充分利用現有景觀資源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增城光堡智能手機關鍵零部件加工中心
總用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
計容總建筑面積:約7.1萬平方米
總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
▲項目效果圖
項目位于廣州市增城區永寧街,包含3棟七層高的高層廠房、地下一層停車庫,建筑總高度為43.5米,主要用于電子元件及組件制造、集成電路新材料技術開發、新型電子元器件的研發與制造。
項目借鑒工業上樓的設計理念,其平面設計充分考慮生產工藝要求,將貨梯、樓梯、衛生間、設備房、管井等交通和輔助空間靠外墻邊布置。
屬下建工設計院緊跟國家“雙碳”目標的政策走向,積極探索和實踐了一批工業上樓的新項目、新開發模式,將對粵港澳大灣區工業項目的升級優化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建工設計院
編發│集團黨群工作部 龍錕 李釗雯
發布│集團辦公室 張曉瑩